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施剑松)北京市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需要怎样的学理支撑?如何在立德树人的目标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之间架起实践桥梁?日前,以实践性为内核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各高校牢牢抓住实践性这一突破口,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性要素,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情境感、沉浸感和互动感,将思政课的道理讲准、讲透、讲深、讲活。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9698.html
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现场外,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教师代表线上参会。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9698.html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以实践性为内核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作了精彩报告。如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彭庆红教授聚焦思政课的“实践性”内涵和实现路径作了解析;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润枝教授围绕科学把握“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性意涵作了阐释;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教授围绕“以有组织的实践推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进行了详细讲解。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9698.html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