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简称“课程方案”)既充满对现实的关切,又满溢着未来的光照,积极回应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培养时代新人的蓝图。在这一育人蓝图上有道特别耀眼的光: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打好基础。我们学习、实施课程方案,就是要在为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规律与特点,将育人理念与目标转化为扎实的丰富生动的实践。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一、课程方案坚持创新导向,与时俱进,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作出积极回应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指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些深刻的论述,将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置。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讲到,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总之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是时代的挑战、未来的呼唤。这不只是对科技界的要求,也不只是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基础教育要从自身的性质、任务、特点出发,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进行积极探索。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基础教育自觉回应了,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落实在课程方案中。课程方案实质是育人方案,有什么样的课程方案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育人方式,最终影响甚至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因此,课程方案首先在课改的指导思想、方向、目标上有了鲜明的规定和引领。在“前言”部分,课程方案分析了修订的重大背景:“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修订完善。”“与时俱进”是课程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和特点。“前言”还规定了修订的原则之一是“坚持创新导向”“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体现课程时代性,必然对育人内涵作出必要的调整。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在课程方案本身,“创新导向”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落实。首先是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非常鲜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体内涵中突出了学生创新素养:“乐学善学,勤于思考,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提问,敢于质疑,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向善尚美,富于想象”……这些正是拔尖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创新素养的要义和特质。其次是课程方案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共五条,紧紧围绕育人为本,从方向、对象、内容、机制、方式上作了规定和阐释,凸显了学生发展的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基未来。”再次,在“课程设置”部分,从学生发展的素养结构出发,合理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更新课程内容,为学生发展提供载体、平台和机会。最后,在“课程实施”部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素养导向,“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为本理念”;强化学科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推进综合学习,“注重知识学习与价值教育有机融合”,“促进知识结构化”;落实因材施教,“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服务个性化学习”。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从以上的梳理中不难看出,课程方案中育人为本是总方向、总主题,而着力打好共同素养基础、着眼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其主线之一。这条主线紧密连接国家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体现了基础教育的使命担当。课程方案有了重大突破和超越。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二、课程方案整体设计、科学安排,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系列课程支撑,搭建诸多平台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课程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图谱,是通向未来的桥梁。课程的这种应然性必须通过设计和具体安排去落实,更要通过实施去实现,否则应然性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淡化,以至被虚化。正是在应然与实然的理念互动和行动转化中,课程方案作了整体规划、系统性设计与安排,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了系列性课程支撑,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基础。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设计与安排、平台与支撑,首先体现在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上。基本原则是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凝练,是课程改革的基本依循,好比方向盘与指南针。基本原则将课改之箭指向了学生共同基础的奠定,也凸显了拔尖创新人才创新素养的培育与发展。基本原则又是一个思想框架,对共同基础的培养做了整体性规定,同时也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蓝图进行了总体描绘。基本原则还是导向性的策略,提供了育人的基本路径、策略、手段和方法,其中蕴含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具体策略与实施。实施课程方案,要集中精力贯彻落实好基本原则。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基本原则共五条。第一条“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指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必须是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生长出来的,没有“五育”并举,便没有全面发展,也没有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可靠而坚实的基础和多方面的可能。全面发展这一条方向要坚定不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是“有灵魂的卓越”。第二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指出基础教育担负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任,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具有不确定性,充满着各种变数,不是少数学生的专利,也不是早就圈定的。相反,只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才能让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有更广阔的沃土和发展的态势。第三条“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要求更新课程内容,精选课程内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推进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课程内容的更新,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打开了未来之窗,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了解未来、展望未来、创想未来;课程内容的精选,让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了落脚点;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了大概念、大主题等,形成具有创新性的学习生活。第四条“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引导从学科逻辑走向课程逻辑,再走向生活逻辑,开放胸怀,开拓视野,在课程综合处和知识的关联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观念,催发新想法,创造新知识,进而形成育人的新机制。第五条“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育人观落实在课程学习中,重视学科实践,将知、行、思、创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学习逻辑和新的学习方式,跳脱了知识唯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窠臼,让知识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中活起来,生成能力和智慧,学生在学习中站立起来。以上这些都是课程方案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的课程依据和专业支撑。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此外,在基本原则的导向下,课程方案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搭建了诸多平台。其一,搭建了课程综合平台,为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长见识创造机会。课程方案中课程综合形态是多样的:综合课程形态,如道德与法治、科学、艺术、社会与历史,当然还有综合性更强的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等;鼓励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班队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相关内容整合实施;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综合平台的设计,让学生成为交界上的对话者,为创新思维打开了新的时空。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其二,搭建了课程选择的平台,为学生爱好特长、个性发展创造机会。艺术更注重综合也更注重选择,其中一至二年级包括唱游·音乐、造型·美术;三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相关内容;八至九年级进行分项选择开设。体育的选择性也得到加强,让学生在九年的学习中有自己喜欢的体育专项技能。校本课程更是将课程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特长是飞翔的翅膀。有个性的发展,是拔尖创新人才显著的特征和成长的关键,而课程的选择助推了个性培养,成为学生创造性成长的沃土。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其三,搭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创造机会。素养导向下的学科实践及多元实践学习,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合作学习的精神。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变革的本质是育人方式的变革,而育人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导向拔尖创新人才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其四,进行一体化设计,搭建了学段衔接平台,为学生持续成长创造了机会。课程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科学衔接,将幼儿园儿童学习五大领域与小学低年段课程进行有效对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注重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从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安排具有学段特点的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拔尖创新人才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成长性是课程方案遵循教育规律、学生发展规律的一大特征。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三、重构基础观,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作出积极探索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础教育承担着重任,应有为、应作为,只是一定要从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特点出发,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规律和特点。从这一基本定位出发,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并进行创造性探索。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早期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具有根基性、生成性、迁移性,既基于人的先天禀赋,又在后天培养与发展,是带得走的正确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它是人发展的基质,甚或是人发展的基因。基质的丰富与强大直接影响着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创新素养同样如此,创新素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了具有核心意义的重要基础。在培育、发展创新素养上下功夫,就是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构造良好的文化心理结构,形成创新的基质,拔尖创新人才正是创新素养培育、发展的自然结果。创新素养内涵是个完整的结构,其要点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性人格。这些要点相互联系在一起,又各有独特内涵和价值。基础教育要从创新素养的内涵与特点出发,扎扎实实地培育好、发展好。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早期培养的底层逻辑是重构基础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人才观的体现与落实。人才观必然影响教育观,影响基础观。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必须站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全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创新素养,审视基础教育的基础观。所谓基础观就是如何看待基础、如何对待基础。毋庸置疑,基础教育重在为学生发展打好基础,特别是打好共同素养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拔尖创新人才才能持续发展,也才会有更多的可能。但是基础的内涵必须与时俱进,需要做适当调整、补充,其中应当将创新素养纳进基础,成为基础观的应有之义,将基础教育之基础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生对接。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基础观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呵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想象力永远是基础观中的核心要义。若此,人才观落实在基础观,而基础观又会牵动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的调整。重构基础观这一底层逻辑为学生成长构筑了新的基础,导引了新的方向。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点是实施更高水平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中国的优秀传统育人方式,彰显着中国教育的智慧和力量,并具有世界普遍意义。只有真正的因材施教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也才能让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得到落实。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正因为此,因材施教才显得尤为重要也特别紧迫。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出发,因材施教主要是对学生分类,而不是分层,即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施加不同的教育影响,与此同时还应通过学科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和校本课程学习,对显现不同爱好、特长倾向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我们也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因材施教绝不是忽略学生发展规律、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而是因势利导,否则会适得其反,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本义。高水平的因材施教应当有高水平的指南或方案,并创新评价和管理制度,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解放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未来,创新应当写在高水平的因材施教之中。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成尚荣 作者系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人民教育》2022年第20期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5996.html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