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庭:乡村有效治理的着力点

admin 2024年6月19日14:15:24
评论
21 2468字阅读8分13秒
摘要

乡村有效治理为何要以和谐家庭构建为着力点?乡村治理有效与否,不仅在于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否改善,虽然它们十分重要且必要,但只有乡村社会成员勤劳务实、仁爱笃厚去奋斗、进取,同心同德、共创共享地经营一个个和谐幸福的家庭,乡村社会发展才有源头活水和坚实的动力基础。

乡村有效治理为何要以和谐家庭构建为着力点?乡村治理有效与否,不仅在于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否改善,虽然它们十分重要且必要,但只有乡村社会成员勤劳务实、仁爱笃厚去奋斗、进取,同心同德、共创共享地经营一个个和谐幸福的家庭,乡村社会发展才有源头活水和坚实的动力基础。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分界”与“纽带”:乡村有效治理的家庭交往之凝心聚力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乡村治理是系统的,它要关注“内”与“外”的实践统一,以达成自我与他者发展的有机共生。当前,乡村社会发展整体上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乡村物质经济有了明显改善,然而,单纯的物质经济生活不足以完整、全面地反映乡村社会成员的生命生活质量,他们在追逐物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心灵的安顿问题,如何让其从攀比、赌博、浪费等习气中摆脱出来,促使乡村不同家庭交往从“分界”结成“纽带”关系,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凝心聚力,从而在携手奋进中推动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当下乡村家庭交往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原子化倾向,人们一门心思地提升“自家”的资本实力,形成一切只为自己的家庭发展而努力的思维心理,至于村落公共事务、村落其他家庭不太去关注,以致出现所谓乡村“人情淡漠”的不良现象。为此,乡村治理要积极培育和弘扬友善、厚德、合作等交往价值与品质。众所周知,传统乡村社会中不同家庭之间交往是“敞开式”的,人们遇到生产生活困境都可以向邻里或村里其他家庭求助支援,在互相帮扶中形成和睦的村落社会风气,促进人们对村落社会的积极认同。可以说,“守望相助”是乡村家庭生产生活稳定的“法宝”,诚信、互助、团结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生成积淀的可贵人性品质,它们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财富资源,未来乡村社会发展要注重和加强乡村家庭交往的文明和谐,形成不同家庭之间睦邻友善的合作关系,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需携手共学,在开放互信、诚实创业中为乡村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远方”与“本土”:乡村有效治理的家庭经济之活力结构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乡村治理是具体的,它要关注“生存”与“生活”的矛盾统一,以达成当下与未来发展的有机平衡。从现实来看,乡村有效治理的根本动力在于提高乡村家庭的物质经济收入,让社会成员过上富足殷实的生活,他们才可“安定于内”,用心用情陶冶心灵,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养,进而促进乡村社会的文明和谐。那么,在确定把经济发展作为乡村治理重心的前提下,如何切实保证乡村家庭物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乡村社会成员身心的健全和谐?这关涉的乃是长期以来乡村治理面临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即让乡村社会成员的致富途径和渠道在“远方”与“本土”之间能形成良好关系,既尊重人们创业的自由选择和主观能动性,又可充分发挥乡村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效益,从而形成积极的乡村家庭经济发展之活力结构,确保乡村社会发展充满弹性潜力。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当下,乡村家庭物质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向外消费型”为主,人们收入的增加更多是通过经年累月的外出打工或经商实现的,并往往倾其所得用于房屋建设、车辆购买等消费上,以证明和彰显自己的价值及在村落里的地位。不过,伴随乡村“旧貌换新颜”的背后,也存在“亲情分离”的苦愁,包括人们常说的乡村“空巢”、留守、疾患等现象。因而,未来乡村治理要切实关注乡村家庭及社会成员致富的可持续性和健康性,需认真处理好乡村家庭物质经济发展的“本土”与“远方”关系,让乡村社会家庭能够立足于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创造财富,并通过吸引“远方”的人才、技术、资本来拓展和激活经济发展平台、空间与潜能,使其有着在乡村敬业、创业和安身立命的发展选择,能够立足于故土而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其辛勤劳动而创造财富并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让他们对乡村社会的发展充满深情和希望。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守成”与“创新”:乡村有效治理的家庭教育之代际传续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乡村治理是渐进的,它要关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以达成传统与现代发展的有机转化。从历史来看,乡村家庭生产以农耕种植业为主,社会成员之间主要是一种“熟人关系”,相互交往有着传统人伦道德的实践规范,他们在文化系统生活中习得可靠可信的知识经验。然而,当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壮年、少年儿童对历史生成的传统文化知识经验是“陌生”的。对于乡村青壮年来说,他们中的不少人由于外出打工日久,其身心无论是从适应性还是意愿上已与乡村生产生活有了隔离;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其生命时空在一定程度上被学校应试升学和抽象书本知识主导而日益失去对乡村生产生活劳作的参与热情。此外,随着乡村信息技术普及、道路交通完善和物质生活基础向好,诸如网络世界、现代娱乐对青壮年、少年儿童的身心产生一定的负面刺激和扰乱,不利于乡村社会发展代际相传的良性衔接。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基于此,乡村治理要兼顾历史性和取向性,必须处理好乡村家庭发展的“守成”与“创新”关系,积极培育乡村社会成员良好的文化认同,促使乡村家庭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以确保乡村社会发展代际传续绵延的“后继可期”。面对历史过往,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传承,它们不只是物质性和形式化的内容存在,更是人性能力的一种重要表征。此理是显然的,如果整个社会或世界的生产生活或文化系统不断雷同,那么人类在交往中相互学习的可能性会日益降低而趋向于无异,这也就意味着多彩、丰富和创新的消失,不利于人类的长久绵延。故而,面对现实未来,乡村治理一是要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积极发扬乡村耕读传家的优良风尚,特别注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儿童仁爱、真诚、坚韧、勇敢品质和心性的培育和守护;二是要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法治、科学等现代文明价值融入他们的学习和实践中,使其成为乡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有智、有德、有力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综上所述,乡村有效治理要深入推进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其着力点在于围绕家庭交往之凝心聚力、家庭经济之活力结构、家庭教育之代际传续来进行和谐家庭的培育,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下把乡村打造成自然生态优美、人文乡愁浓厚、道德法治自觉、科技智慧引领、生活富裕便捷的宜居乡境。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作者系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责任编辑:吴绍芬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6期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6月19日14:15:2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duolaoshi.cn/2049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