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经济类、管理类学科专业为优势和特色,承担着培养卓越财经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财经类高校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具有特殊性,如何使之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国际化财经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财经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财经类高校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现实意义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是财经类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革新的必由之路,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财经类高校作为培养高级财经管理类人才的专门机构,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建设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促使财经类高校顺应需求,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助推财经类高校改革与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推动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通过中外高校之间实质性合作,实现引进、吸收、融合和创新,可以有效增强财经类高校的教育品质和综合竞争力,让广大财经类高校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甚至引领者。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其次,中外合作办学是财经类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中外合作办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近2500个,通过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合中外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家急缺人才,成为汇聚境内外高水平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一直以来,财经类高校以发展其优势和特色专业实现着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通过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一方面可以吸收借鉴国外经济学、管理学的先进成果,努力成为全球经济学新思想,国际经贸、国际金融等对外领域发展新方向的重要理论策源地,为当前全球经济社会有效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通过紧密结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治理体系现代化等重大理论实践问题,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兼具家国情怀的经管类高素质人才,投身经营管理和法治建设,并有助于在参与全球治理中传播中国声音。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特征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一是整体发展稳中有进。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部分高校便开始积极探索与国外一流院校合作培养财经类国际化人才。据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截至2023年12月,教育部审批通过的财经类高校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达125个。其中,有26个办学机构和项目开设于2003年以前,占同期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整体规模近20%,可以说,财经类高校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先锋。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据统计,2010年之前财经类高校共开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55个,占整体规模的45.08%;2010年之后开设数为70个,占整体规模的56%。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可见,财经类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相对较早,发展规模较为平稳,呈现稳中有升的状态,是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二是合作高校资质较优。目前,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有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5所财经类高校。据统计,这5所高校先后开设了2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占财经类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总数的16.8%。此外,各省重点财经类院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数量为73个,占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总数的58.4%;地方公办应用型财经类高校举办数量为23个,占比18.4%;民办财经院校举办数量为5个,占比4%。“双一流”财经高校和省属重点财经高校是发展的主要力量,占财经类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总数的75.3%。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从外方合作高校资质与办学水平分析发现,我国财经类高校举办的125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有37个外方合作高校为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0,占财经类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总数的29.6%,外方合作高校整体资质较优。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综上可见,在我国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中方举办高校以省属重点财经高校为主,外方合作高校世界排名整体较好,能够保证办学的较高水平。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三是专业设置凸显特色。财经类高校自身专业特色为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其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也以经管类专业为主。据统计,财经类高校举办的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涉及19个专业类别。其中,工商管理类和金融学类相关专业最多,分别为44个和22个。具体专业方面,会计学设置为20个,金融学设置为15个,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工商管理等专业设置数量均超过5个。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开设专业方面,其举办的22个专业中有18个为管理学相关专业,4个为经济学相关专业。此外,计算机类、设计学类、统计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化工与制药类等专业也丰富了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和专业结构。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四是区域布局较为合理。目前,全国共有23个省市区的47所财经类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其中,上海有6所财经类高校开设17个,北京有7所财经类高校开设15个,辽宁有1所财经类高校先后开设10个,上述三个省市开设数量位列前三。中外合作办学设置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地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更好地呈现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整体区域结构,本文按区域进行统计发现,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达地区,有23所财经类院校开设56个中外合作办学,占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总数的近46%;东北(5所)、西部(8所)和中部地区(11所)财经类高校开设中外合作办学数量分别为23个、24个和22个。从整体上看,财经类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区域结构较为合理,除东部地区开设数量较多外,其他区域间办学规模相差不大。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及问题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首先,高水平、高层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一方面,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置较少,暂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财经类高校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共有项目110个,占88%;机构15个,占12%。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共有10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但是尚无一所由财经类院校设置。同时,财经类院校设置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比例也偏低,更多是以项目形式开设,办学机构发展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财经类高校举办合作办学整体上还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加的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要和促进财经院校国际化、现代化深入发展的时代需求。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另一方面,财经类高校高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不足。当前,财经院校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以本科层次为主,数量为98个,占总数的近79%;硕士层次为25个,占20%;博士层次仅2个,占1.6%。研究生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是国际高等教育更高层面的教学与科研交流,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必须承担的重任。然而,目前,财经类高校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较少,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层次办学数量十分稀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整体层次的提升。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其次,专业设置与服务高质量发展匹配度不高。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是财经类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尤其是地方财经类院校,开设的专业主要依托于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门类。在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开设的本科专业中,经济学、管理学相关专业数量达到101个,远高于其他专业类别。放眼全国,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也是中外合作办学分布最集中的学科专业。截至2022年6月,全国中外合作办学中,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相关专业占办学总数的22.03%,工商管理类、金融学类、旅游管理类等专业则更为集中,部分专业办学数量超过100个。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鉴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重复办学现象,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指出部分高校偏重在办学成本相对低廉的商科、管理等学科(专业)低水平重复办学的问题。此后,2013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严控已有相当规模的商科、管理学科、国家控制布点学科的合作办学。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相关政策的发布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建设明确了总体目标,也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设置的重要导向。但需要财经类高校思考的是,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等作为财经类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如何在严把高质量发展主线的基础上,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优势专业,进而实现财经类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再次,举办高校和合作国别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一方面,财经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省属重点财经类高校是办学主力,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民办院校等积极性明显不足。截至2023年,全国96所财经类本科院校中有47所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省属财经类高校开设中外合作办学数量占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总数的75.3%。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另一方面,在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外方合作者国别区域布局方面,主要集中于英美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外方合作高校分布在1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合作数量最多,分别为33个、26个、15个和10个。在所有合作国家和地区中,仅有韩国、中国香港、日本三个非欧美国家和地区,合作数量仅有8个,反映出财经类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在外方合作院校的国别区域选择中尚未突破传统的以欧美国家为主的教育输出国。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建议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第一,确立高水平、高层次发展目标导向,提升教育服务供给质量。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一方面,需以前期中外合作办学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逐步筹备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设立。财经类高校作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规模较大,尽管当前以办学项目为主要模式,但在长期的办学中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与外方合作高校建立了强有力的合作基础。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将经验优势转化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探索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动力,尤其是重点高校需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瞄准世界一流,吸收世界上先进办学经验,争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设置,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此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带动其他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水平发展。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另一方面,以稳定本科层次办学为前提,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逐步实现办学层次结构的优化与提升。在当前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和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背景下,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财经类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难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对财经人才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财经类高校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层次,更好地培养国际化高层次财经人才,不断增强其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第二,建立社会需求预测机制,整合学科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首先,政府部门需建立预测机制,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设置进行指导。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围绕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及时公布“红”“绿”专业榜,给办学者以专业结构调整的参考。同时,可以帮助高校分析未来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引进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财经类高校应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结合政府部门的预测数据,引进能够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动态平衡的专业,服务自身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其次,财经类高校需要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国家提出对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进行控制布点,主要原因是中外合作办学整体专业设置上集中于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当前,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开设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相关专业总数为379个,而财经类高校举办数量为106个,占28%,可见,中外合作办学中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重复建设问题并不全在于财经类高校。但财经类院校仍需配合中外合作办学整体专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需“人有我优”,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建设优势,打造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领跑者;另一方面,要整合学校资源,打造以经济学、管理学相关专业为基础,跨学科进行新财经人才培养改革,构建“学科专业交叉、数字信息技术赋能、经管融合创新”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此外,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外合作办学退出机制。要完善立法文本,规范退出机制,对办学水平低下、违背办学公益性、追逐经济利益、没有实质性引进外方教育资源的财经类及管理类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腾笼换鸟”,从而实现对财经类、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的总量控制和高水平发展。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第三,不同类型高校结合发展规划合理定位,实现错位发展。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一方面,重点高校需担当成为引领者,地方高校需成为推动者。“双一流”财经高校需面向世界高水平教育机构,真正引进名校、强校,在推动学科协同创新中实现强强联合、高端引领;省属重点财经高校应面向国外知名高校,开展优势学科和专业合作,在借鉴外方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地方高校是财经院校未来规模发展的主力,需要重点结合地方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培养国际化应用型财经人才,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发展转型。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另一方面,立足区位优势,聚焦重点合作地区。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中外合作办学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重点之一。目前,各省结合自身区位优势,提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面向区域,如黑龙江提出要建设成为面向东北亚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云南提出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教育辐射中心,广东提出推动粤港澳合作办学深入发展。因此,不同区域的财经类高校,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聚焦合作国家和地区的重点范围,扩大并丰富外方合作者的国别区域来源,进而打造整体办学特色。(作者陈会珍系河北经贸大学国际交流中心讲师,李阳系河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讲师。本文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河北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研究”[编号:HB22JY052])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6期)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972.html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