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闫峥 记者 王若熙)近日,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教育伦理研究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由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协办、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以教育家精神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和许多中小学校长等参加了论坛。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214.html
与会专家、教授围绕着如何以教育家精神推进我国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主要议题展开了深入和热烈的学术研讨。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214.html
为什么师德师风建设重要?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本陆教授认为,师德建设的核心宗旨,就是让教师的人性力量充分彰显,通过言传身教引领学生发展,使学生成长为人格健全、精神丰盈的现代人。应努力建设一种教师体面从教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氛围,让广大教师真正体验到教书育人的价值和尊严,从而唤醒教师内在的美好人性和人格力量,并在日常工作中把这种力量和温暖传递给所有学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龚群教授认为,师德师风建设之所以重要,在于教师群体所面对的是一个学生群体。师德师风问题是教师道德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主体。学生的四重主体是:道德主体、人格主体、知识主体和生命主体。我们需要从交互主体性意义上来认识教师道德的重要性,并且需要以交互主体性关系来重构教师道德和重新认识师德师风。任何一个人类个体都是一个生命的主体,对于人身不可侵犯的意识是对作为生命主体的起码的尊重意识。这不仅是现代意识,同时也是为师之道的最基本要求。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214.html
怎样才有可能成为真正伟大的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教授认为,今日之中国,不仅需要成千上万的教育家,需要伟大的教育家,而且为教育家的出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条件。教育工作者只有回答时代之问,解决时代难题,凝聚并实践时代精神,才有可能成为真正伟大的教育家。教育管理者应如何践行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南京师范大学吴贻芳研究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表示,教育管理者特别是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学校领导等要带头践行和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的非功利化属性决定了教育领导者要有弘道精神。如果从制度层面来讲,教育之公平更体现为教育资源分配的正义既包括社会总的教育资源,也包括一个教育单位内部的教育资源,都要分配公平。教育管理者的弘道精神有利于形成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精神。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院长向玉乔教授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状况,首先会通过他的“语德”状况表现出来。所谓“语德”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口德”,其核心要义是要求人们以合乎伦理的方式说话,或者说,要求人们说话时遵守道德规范。教师所从事的是育人工作,是与学生打交道的工作,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极大,应做到言语得体。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214.html
以教育家精神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怎么做?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表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本质上是一种新时代教育伦理精神,它对当前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高位引领作用。师德建设需要从广大教师的实际职业道德状况和认识水平出发。以教育家精神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恪守师德底线,追求师德高尚的伦理导向。所谓恪守师德底线,就是要遵守“底线师德”,即遵守最起码、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师道德戒律和教师道德规范。“底线师德”向广大教师揭示了个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承担的最低限度的职业道德责任和义务。底线师德为高尚师德的培育提供道德基础,高尚师德的存在为底线师德进步提供价值引领。学习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应当从恪守师德底线开始,从“底线师德”,走向“高尚师德”。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表示,富有成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多维主体共建的系统工程。教师的失德行为、学校的失当裁定、学生的失尊行为,都会影响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唯有教师、学校和学生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才会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214.html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214.html
会议现场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9214.html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