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中可谓居于中轴的核心地位,影响至为深远。钱穆先生的辞世绝笔《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专论了天人合一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天”本就是天人合一的象征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头上三尺有青天”这话,意思有三个方面:一是天的颜色,二是人对天的认识,三是人与天的关系。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首先,这句话谈到天的颜色。“青”也,即清朗,澄明,静洁。常说的“青天”“朗朗乾坤”等,都是天地颜色的衍生。而这样的青天在头上,其形状是圆的,如盖、如碗、如苍穹,所以,有天圆地方之说。其次,隐含着人对天的认识。作为自然的天的位置,在人头上,而人又立于地之上,所以,天又在地的上方。由此,便有天地的定位,而这定位的中心是参照于人的,所以说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天地之中,也即所谓的“三才”。《易·说卦》中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最后,解释了人与天的关系。天在人头上,仅离 “三尺”高,与人很近。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除了“头上三尺有青天”,还有另一句话——“三尺之上有神明”。这里的“三尺”在中国的文化中又有以下几重意义: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第一,“三尺”指青铜剑。根据周代的制度,青铜剑的长度、重量分三种:上制、中制和下制,分别供上士、中士和下士三种人佩戴。而上制之剑,则长约三尺,故有“三尺”指代剑的称谓。譬如,《汉书·高帝纪》中记载,刘邦夺得天下后自诩“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颇为豪气。刘邦起事之初,仅为泗水亭长,还无资格“提三尺”,他在此已将“三尺”作为兵器、武装的代指。又如后世唐代的杜甫,在其诗《重经昭陵》中有“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的诗句,也是以“三尺”指代剑、兵器、武装。第二,“三尺”又指法令、律条。如《史记·杜周传》记载:“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再如,宋王观国在其《学林·尺一》中说道:“法律者,一定之制,故以三尺竹简书之,明示其凡目,使百官万民循守之,故谓之三尺。”都用“三尺”指代法律规范。第三,代指士自身。例如,唐代王勃在其《滕王阁序》中提及“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在此“三尺”指的是其系在腰间的绅带。《礼记·玉藻》中有载:“绅长制,士,三尺。”郑玄对之解释说,“绅,带之垂者”,即其腰带垂的带头部分。官爵之高低,以其腰带所垂之长度昭示,越长,爵位越高,士,则垂三尺。故“三尺”以代“士”也。王勃自称为“士”,故也称“三尺”。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三尺”的这几种意义,都浓缩表现在“天”字的创造上,“天”字便由此创生。由此可见,无论人对天的认识,人与天的关系,或者天的颜色、形状,都包含了作为自然的天,具有神格的天,人、自然和神格合一的天。这样合一的“天”在西文中是难以准确表达的,比如英语中就不能简单对应中文的“天”,“sky”仅表达了其自然的天,而没有其神格的一面;若用“God”,则又失去了自然属性。相比之下,“天”之所以在中文表达中富有多元性,既是因为汉字的字词同源、一词多义,更是因为“天”本就是天人合一的象征。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一”为天与地之始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一部》中的解释:“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此解有两层意思:第一,人头之上,即“颠”,亦为其音;第二,没有其他任何物比天更大,所以“一大”,而“一”和“大”又为“天”字的拆字。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说文解字》对“一”的解释很有意思。天与地的结合便是地平线上的“一”。天地相交为“一”,“一”两分便是天地。刘勰《文心雕龙》的《原道》中论及天有日月星辰,因此“仰观吐曜”;地有山石河川,所以“俯察含章”。而俯仰之人在天地之中,故而“惟人参之”,这样便是天地人合一的“三才”。对此,老子《道德经》四十二章有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便是其对天人合一的高度概括。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老子在春秋时便有了这一精辟的概括。到战国时,在老子的这一说法基础上,列子又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老子所谓的天地人合一之“一”,是天地分离之前,也就是天地未分之状态。既是未分,便有一个分开的过程,也就是天地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按照列子的说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在其《列子·天瑞篇》中便提出了宇宙万物生成的“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即谓之“先天五太”,也就是从无极渐次到天地形成前的五个时空发展阶段。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天瑞篇》有言:“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在此列子对“五太”逐一进行了辨析之后,着重强调了“一”为万变之基,乃一切一切的基始。“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列子进而论道:“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如此通过“五太”的演变,才完成了从混沌之“一”,到天地形成的“二”,再到天地之间的“三”,也就是“万物化生”了。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西汉末纬书《易纬》一书中的《周易乾凿度》(又称《易纬乾凿度》),对其进行了图式概括: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浑沦→天地→万物。《易纬》中的“太易”是“寂然无物”,是“未见气”的一种虚无寂静的状态。对此,东汉末的郑玄对《易纬》注说:“以其寂然无物,故名之为太易。”而到其后“太始”,则是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太易”“太初”是“气之始”,到了“太始”才有雏形之朦胧可见。再到“太素”则是“形变而有质”了。当气、形、质三者浑然一体,未分离开来之际,就是“浑沦”。所谓“浑沦”就是未分离的混一状态,这便是“一”,又称“太极”。“太极生两仪”便是“一生二”,二者,一清一浊,一上一下,“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形成天地之后,再产生人和万物。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天人的互动是天人合一的本质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按照刘勰《原道》的说法,人“实天地之心”。人既在天地之中,就得受天地的影响。既受天地的影响,那就无时无处不在。也就是人的心智、情感、言语、行为无一不体现其影响,只是体现的程度、形式等不同罢了。反之,人乃“有心之器”,有其独立性、适应性、能动性。因此,也要反过来作用于其外部环境的天地。这便是刘勰“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之问。这一天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便是天人合一。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在这一说法的基础上又逐渐产生混沌之说,以及相关的创世大神盘古在混沌之中开天辟地的神话。三国之际吴国的徐整,在其《三五历纪》中写道:“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这也可以解释《易》中所谓的“天数五”之“一、三、五、七、九”之所以为“天数”,为“阳数”的道理。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钱穆先生在写《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时,已至耄耋之年,但思想却极其敏锐,他指出:“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他们认为人生之外别有天命,显然是把‘天命’与‘人生’分作两个层次,两次场面来讲。”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处,便在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离开了人,又从何处来证明有天。”对此,钱穆先生高度颂赞天人合一,他说:“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一切人文演进都顺从天道来。违背了天命,即无人文可言。‘天命’‘人生’和合为一,这一观念,中国古人早有认识。我以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在上述引文中,钱穆先生还尖锐地指出人天分离的思维,尤其是“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也就是说这种将人天分开来看待世界,研究事物,探寻发展,其“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将随着科学发达“愈易显出”。英文“天”的单一表达,便是对这一观念的侧面例证。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一方面,天人合一本质上就是天人的互动,天地影响人,人要顺天地而动,也就是不可违背天地之运行规律;另一方面,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又要作用于其以天地为主的外部环境。而照《原道》说法,天地万物有其文,而人文则是人与天地万物互动之文,所以名之为“人文”。而这样的人文中的天地,在草原的游牧人头上,便有天似苍穹之说。如南北朝民歌所唱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半农半牧的纳西族先民眼里,天地便是“苍穹”与“屋顶”的过渡;在农耕为主的汉地,则是成熟的天道、地道以及人之礼的象征,即“三尺”所代表的“士”的确立。“士”,奉天道而执“三尺”之剑,这是武;“士”,遵礼法而行“三尺”之法,这是文。而文武之道兼备,一张一弛,相辅相成的,便是奉天道,遵礼法之“三尺”之身的“士”,也即士之“天命”也。而中华文化的“天”,就是天人合一。《中庸》中有段话至为精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先得“至诚”,才能尽其性。继而,尽他人之性。 然后,方可尽物性。而尽物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至“天地参”,即天地人并立,相与齐的境界,这便是,天人合一。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这里,己之性,与人之性,是人与人的和谐共生;而人性与物性,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人与社会、与自然都和谐共生了,这便实现了天人合一。 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作者张诗亚系西南大学教授)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2期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4672.html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