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科技伦理的问题争议不断。”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建议,加强教育系统科技伦理委员会建设。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3639.html
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人工智能、基因编辑、辅助生殖技术……科技创新的发展令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科技伦理挑战。数据安全、隐私泄露、算法歧视、人机对立、基因编辑、深度伪造等新的科技伦理议题不断浮出水面。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完善科研伦理规范,是把好科技向善“方向盘”的关键。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3639.html
一方面,人工智能软硬件设备及其系统在校园内应用比较广泛,可能直接造成对师生隐私权、肖像权,以及知识产权的侵害;另一方面,高校是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主阵地,也是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加强科技伦理教育、塑造科技向善的校园文化理念,推动学生养成向善而行的新时代科技伦理观,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关科技发展方向。高校要在完善科技伦理教育体系、强化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保障、加强科技伦理日常管理等方面积极主动作为。(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评论员 杨三喜)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3639.html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