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治理效能应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坚守高校治理的价值导向;变革科研组织体系,完善高校治理的制度建设;优化产学研融合机制,坚持高校治理的多元协同,切实提升治理效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助力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关键词]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治理效能;高质量发展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力量,也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治理效能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也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保证。2022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引导建设高校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争创一流,构建一流大学体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明确要求。对于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而言,需要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助力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坚守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治理的价值导向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强调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这为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1.坚持全员育人,打造全员育人矩阵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全员育人要求全校教职工都参与育人工作。结合十大育人体系建设要求,通过梳理育人类别、确定育人单位、明确育人角色,为各部门和个人分类定义育人使命与职责,着力打造“全员育人矩阵”。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德树人工作,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树立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注重政治观念培塑、思想价值引领和道德规范传导。统筹好校内外各方育人资源和力量,逐渐形成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工作格局。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置于首要位置,明确思政育人职责定位,激发管理部门和学院的协作联动,真正落实全员育人理念。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2.坚持全过程育人,构建进阶育人时序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全过程育人侧重从时间维度将育人贯通于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教师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覆盖学生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到完成毕业仪式全时段,抓住育人重点,构建进阶育人时序。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坚持以“教育担当未来”为育人原则,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显性课程教育与隐性文化教育相结合,挖掘学校文化,提高育人实效。打造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构建本硕博贯通、跨院系交叉的人才培养框架,坚持大师引领、科研支撑、国际视野的培养方案,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倡导产学研一体化课程模式。全过程育人以未来为导向,让学生在丰富的学校文化中凝练真感情,在融通的课程体系中习得真知识,在开放的办学资源中练就真眼界,在复杂的科研条件中解决真问题,在一流的学校环境中收获真体验,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塑造真优势,养成终身追求进步的好习惯。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3.坚持全方位育人,提供完整育人平台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全方位育人注重将育人内化于办学治校各领域、渗透进教育教学各环节、反映在人才培养各方面,引导大学生立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秉持全方位育人理念,在育人过程中坚持多方协同,强化专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使高校学科建设紧密围绕应用和实践,与当地社会、企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全面打造一流人才培养新范式。通过开展实践性强、与区域产业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建立产研结合的实习与就业机制,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区域产业,为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积极促进大学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加强与区域优秀企业的通力合作,通过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建设产业学院等方式,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学校、企业人才双栖制度,将企业人才引进大学课堂,加强内外部协同,构建合理的育人网络,提供完整的育人平台。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变革科研组织体系,完善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治理的制度建设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破除科研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学校制度建设,是提升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治理效能的有力抓手。目前,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引才育才、评价体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突破性改革尚显不足,导致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缺乏具体评价体系指导,学科建设潜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需要变革科研组织体系,通过完善引育机制、改进评价体系、建设学术生态等举措,做有气度、有质量、有组织的科研,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1.完善引育机制,做有气度的科研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人才是高校治理和建设过程中始终绕不开的话题。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坚持引育并举,以人为本,善当伯乐,甘于服务,注重联系具有开放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摈弃“帽子”思想,着重挖掘有潜力的“千里马”。将引育机制与科技工作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校人才水平,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中形成耦合互动和正反馈闭环,促使学校治理效能呈现螺旋状上升态势。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一是以主动引才为源,采取柔性引才策略,实施“一师一方案”精准照顾。通过建立人才跟踪服务和沟通反馈机制,定期了解其心理需求、学术进展和职业追求,做到根据学校现有学科状况精准引才。在沟通过程中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帮助其实现职业追求。重视校友资源,鼓励优秀校友回校任教,形成以文化人、以诚动人、以理服人的引才文化。不依赖不追求以薪引才,同时强调以引才为核心带动育才,实现人才“造血”的自给自足。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二是以精心育才为根,打造氛围宽松而开放的科研环境。强化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学术社区,推动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重视人才发展问题,以“红花”带“绿叶”的发展原则,根据青年教师的个人基础条件,制定差异化的培养计划,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鼓励教师外出研修,带回先进经验。细分人才发展关键期,利用学校平台为其提升影响力,促使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三是以有序流动为纲,遵循大格局人才观。本着服务区域发展原则,淡化不同主体之间的壁垒边界,鼓励人才适得其所,积极打造高水平合作模式。通过部省合建、定期挂职、“墩苗”计划等方式提升人才流动质量,同时引进对口合作高校的优秀人才,致力于构建更为紧密的人才合作网络。通过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联系,建立国际合作项目,吸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和专家,促进国际科研资源的共享与互通。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2.改进评价体系,做有质量的科研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提升科研质量的关键。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将评价体系改革作为重点,坚决破除“五唯”,积极探索构建高标准、多维度、前瞻性的评价体系,强调质量、成效、特色、贡献,做有质量的科研,充分释放学科潜能。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一是完善高质量的学科评价标准。坚持“按需设岗、淡化身份、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人员管理原则,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整体与重点评价、动态与静态评价等方法,细化评价指标,科学设置权重系数,建立系统评价体系。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二是注重多样化的人才评价维度。强调代表作和“贴标签”的成果,降低对纯数量指标的要求,将社会贡献率作为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导向。强调科研成果的原创性、与国家重大需求的契合度、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同时将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纳入考核奖励与晋升范畴,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激发其创新探索的积极性。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三是拓展前瞻性的成果评价视野。强调不片面追求短期成果,弘扬坐热“冷板凳”精神,更加注重准确衡量科研成果的贡献度,引导评价对象注重长远发展。评价体系不仅着力于生成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而且综合研判项目的发展潜力,为学校科研工作提供前瞻性的指导意见。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3.建设学术生态,做有组织的科研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学科资源配置是高校治理和建设过程中的经典问题。伴随“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何配置学科资源,关系到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整体布局和重点内容。为此,需要构建更为有机、协同、高效的有组织科研体系,推进科研目标、组织管理、资源调配等的全方面改革。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一是目标导引化。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更加紧密贴合区域发展需求,依托区域资源禀赋,优化学科专业能力。大类学科的建设方向着重“人无我有”,以避免同类型的过度竞争,形成异质化发展格局;小类学科的建设方向则致力于精准找到学科生态位,争取形成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的学科生态体系。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二是管理统筹化。强化顶层设计,关注区域发展真问题,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通过对任务布局、组织方式、资源配置、评价反馈等进行系统谋划,构建并完善相应治理机制。在选取项目上秉持战略眼光瞄准重大需求,明确自身学科优劣所在,善于提炼技术难度大但对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大有裨益的项目。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三是资源聚焦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高校也在服务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聚集资源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有组织的科研体系立足于推进深层次改革,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合作;注重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多学科的合作项目,整合跨学科力量集中校内优势资源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科研创新活动示范区、对接产业发展先导区,创新学科建设模式和评价机制,推动学科特区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产出一批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优化产学研融合机制,坚持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治理的多元协同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社会治理的核心特质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强调激发各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注重整体协同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进一步为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而言,要以学科支撑技术、以知识赋权话语、以科技赋能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优化产学研融合机制,构建政府、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模式,共同服务高质量发展。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1.协同区域产业,构建区域发展联盟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区域产业集群的积极推动者,主要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互补方式开展协同合作。秉持立足区域、依靠区域、服务区域的理念,积极助力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借鉴硅谷-斯坦福模式基础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牵引,借力区域特色产业、主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依托学校科研优势,建立区域发展联盟,深度推进产学研融合,实现多种发展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共建校企联合研发机构、建立“校企高层互访”机制,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培育。完善科技成果产权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学校和区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区域发展联盟建设提供关键支撑。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2.协同区域院校,营造区域学术生态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区域学术生态的核心领导者,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优势学科为两翼,积极联系区域内行业特色高校或科研院所,倡导无边界学校理念,形成特色学科特区。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拜师傅”与“学本领”相匹配,依托区域内兄弟院校优势与特色上的共同性和互补性,在资源、信息、功能等层面建立起战略同盟关系。促使各种科研资源的有效流动、共享与整合,形成要素集聚、相互支撑、资源渗透、目标相似又有机互补的学术共同体。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3.协同区域资源,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协同区域资源的重要参与者,协调包括政府、企业等在内的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整体协同方案。其主要协同手段是通过整合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多元主体的核心资源禀赋,在区域发展中形成以研促产、因产彰研的新格局。为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双向互动与协同发展,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积极探索产学研融合崭新路径,全面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与省市合作共建科创平台、医院、中小学等,构建城校融合发展共同体。通过破解区域发展难题,为区域产业革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作者罗嗣海:南昌大学党委书记】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原载2024年第1期《中国高等教育》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2446.html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