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会是中国主动担当全球数字教育治理责任的大会。” 1月30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信息化与人工智能教育部门主任苗逢春表示,教育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成为一种全球共识。本次大会,中国和世界分享了推进教育数字化的中国智慧,对进一步缩小全球教育“数字鸿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1477.html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演化升级,科技与教育逐步形成全领域、全要素、全链条、全业务的系统性深度融合新格局。对此,苗逢春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会对平等、包容、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价值观,对语言文化多样性、知识建构多元性等教育核心价值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冲击。”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1477.html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内容生成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生成结果的难以判别性,将倒逼课程与评价目标从‘内容富裕’转为‘探究富裕’。”在他看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领域的潜在优势,不是支持事实性知识的获取,而在于为探究性学习提供发散思维视角和文献综述广度,而这些是人类信息加工能力所无法触达的。同时,通过对内容的浓缩综述和对数据的“增压”处理,提升高水平思维和探究活动的效率。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1477.html
“我们可以挖掘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探究性活动‘增压器’潜力,探索研究助理模式或研究性学习助理模式。”苗逢春说,如从科学发现的视域分析,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在数据搜集、挖掘、计算等方面的突破,为人类提供了继观察、实验、推理之后的第四类科学发现范式——“基于人工智能的科学发现”。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1477.html
此外,他还指出,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助理模式中的探究动机不可能通过技术的供给自动触发,而必须由课程与评价目标的调整、教师的教学设计激发引导,并最终由学生自主自导。“尤其要注意发挥人在有意义的问题界定、聚合思维、问题解决方法的顿悟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人机智力的相互增强。” 苗逢春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黄璐璐)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11477.html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评论